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办于1925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是昆山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的医教研中心。2014年门急诊总量超过200万人次,年出院人超过5万人次。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创建于1959年,由国内著名儿科专家陈务民、彭大恩、何馥贞等在原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基础上独立组建,隶属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甲儿童专科医院。
滨海县中医院始建于1959年,经过几代中医工作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如今已成为集中医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与毕业实习基地。药房被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放心药房”称号,并被市物价局授予“物价信得过”单位。1998年,市委、市政府授予该院“文明单位”,2001年3月被市卫生局表彰为全市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由南京医科大学与江宁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是经教育部批准、香港邵逸夫基金会捐资冠名的省属公立事业单位,以三级甲等医院及国际JCI认证为标准建设的集医疗、教学、科研、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
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坐落于全国生态文明卫生城市——张家港市东城区,依托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沿江城际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和沪通铁路在这里交汇,沿江高速、锡通高速在这里穿过,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张家港市三院的发展和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19年,是浙江省首批通过三甲医院评审的四家综合性医院之一,医疗服务辐射浙南闽北赣东3000万人口。2017年,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科技影响力排名均为浙江省综合性医院前三,分别位列“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排行榜第66位和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综合)第79名。此外,共有24个学科入围全国学科科技影响力百强。
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44年,是目前湖州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核定床位1200张,设有33个病区及重症医学科(ICU、RICU),年门诊量近90万人次,出院病人近4万人次。承担着湖州市及省内、外部分周边地市约30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
南浔区中医院成立于1952年,前身为南浔镇卫生院,经过几代职工六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现有职工325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74;卫技人员281,其中中医类人员80人(中医32人,中药10人,西学中38人),中医类人员占比卫技人员比例28.83%。现有市级名中医1人,省基层名中医2人,区级名中医3人。当时按照中心卫生院规模建设于1999年整体搬迁使用至今。2017年10月医院更名为湖州市南浔区中医院,新医院正在规划筹建中.医院曾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级先进集体、文明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徐医大附三院)成立于2005年12月28日。其前身为徐州铁路医院,已具有百年历史,下设二九医院(徐北分院)和二七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总占地面积351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826.6平方米,核定床位459张。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2年受上级委托管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860张,2013年门急诊人次237.95万、出院人次6.66万、手术人次5.25万。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1个,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1个,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1个,上海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北区)1个,葛均波院士工作室,合作共建国家教育部“心律失常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皮肤病医院(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隶属于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始建于1887年,1952年从杭州迁至德清武康。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培训于一体,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综合学科齐头并进的省级公立医疗机构,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全国群众满意的卫生计生机构”和“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苏州是吴门医派的发祥地,人文荟萃,名医辈出,吴门医派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肩负着传承吴门医派历史重任的苏州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56年,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综合性中医医院。目前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和三级甲等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单位。吴门医派研究院、苏州市中医学会、苏州中医药博物馆设于本院。